2025年4月中旬,由四川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与生态环境部城市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中心联合主办,北京声学学会和四川省声学学会联合协办,四川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噪声与振动控制专委会和四川三元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智慧声景:噪声地图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主题研讨会,在成都市青羊区顺利召开。来自生态环境、交通,以及行业协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领导、专家和企业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噪声地图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旨在推动噪声污染治理的智能化、精准化发展。会议由四川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噪声与振动控制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三元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辜筱菊女士主持。


开幕式上,四川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林海洋致欢迎词,提出进一步提升噪声地图的精准性、实时性和智能化水平,推动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共享与协同治理,呼吁各界携手共建“宁静城市”。
生态环境部城市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户文成研究员详细解读了噪声污染防治的政策背景,强调噪声地图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关键作用。并呼吁大家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充分交流、深入探讨、携手合作,共同推动噪声地图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建设宜居城市提供科学支撑。
会议围绕噪声地图技术的创新与实践展开主题报告。

生态环境部城市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中心吴瑞研究员分享了城市噪声地图试点应用成果;

上海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周裕德研究员以上海实践为例,探讨了噪声地图在超大城市治理中的挑战与经验;

中山大学蔡铭教授则展示了基于CIM的三维动态噪声地图研究及智能应用前景。

四川三元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经理陈谦提出“解码城市声纹:噪声地图赋能的环境治理四维模型”,环境治理提供新思路。
在互动交流环节,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机动车处副处长分享了成都市对于城市噪声治理的相关措施和经验,降低噪声投诉率的相关举措,并对生态环境部城市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中心,四川省环保产业协会举办此次活动表示了感谢。 
此次研讨会不仅为行业搭建了技术交流平台,更为我国噪声治理向“十五五”迈进提供了创新动能。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未来需进一步强化技术攻关与场景融合,推动噪声地图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深度结合,构建覆盖城乡的智能噪声监测网络。同时,应加快完善标准体系与政策支持,探索跨区域、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为“十五五”期间实现“声环境质量全面提升”目标奠定基础。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推进,噪声地图技术有望在智慧城市、绿色交通、生态社区建设中发挥更大效能,助力美丽中国建设迈向更高水平。